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:一方面,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,应纳税而不纳税,应纳税较少,因此面临补税、罚款、加收滞纳金、处罚和声誉损害等风险;另一方面,企业经营行为的适用税法不准确,相关优惠政策不足,应纳税较多,承担不必要的税收负担。
公司外部税务风险因素包括: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、适用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、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、税收法规或地方法规的适用性和完整性、行业惯例、上级或股东越权越权等。具体地说,经济环境、政策法规环境、执法环境发生变化,再加上社会意识、税收执法等因素,都会引起税收风险。
为了使经济持续发展,我国的税收政策、法规等制度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地调整和更新,在了解、认识、掌握和运用各种税收知识的过程中,企业财务人员在对新出台的政策理解中难免会出现偏差,对同一企业的同一涉税行为的理解、认识、掌握和运用这些权利,也会使税务机关在税务实践中有自由裁量权。
税务风险
企业内部税收风险因素主要包括:经营者税收规划及其对税收风险的态度、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、经营模式或业务流程、部门间权责划分和相互制衡、税收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和实施、企业信息的基本管理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、管理层绩效评估、监管机制有效性等。目前,企业管理者的涉税意识需要加强,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低,内部审计不完善,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,以及近年来税务代理服务的出现,是企业微观面临税收风险的主要因素。
在经营过程中,管理者对税收筹划的认识有限,不能很好地理解税收筹划,导致企业涉税行为出现偏差;财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,是保证涉税资料真实、科学、合法的重要砝码,也是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础,如果财务人员工作失误,企业内部审计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;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也会给企业带来深层次的涉税缺陷;税务机构良莠不齐,业务人员能力有限,素质低下,使得大多数代理服务仅限于代理纳税申报、发票收购、小企业建账、记账等简单的事务工作,难以开展企业税务筹划、咨询等复杂的代理业务。
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建议:
在了解风险因素的基础上,企业应从以下方面考虑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体系: